找到相关内容22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一念嗔心能毁千劫善根[宝积经]

    治法。具足这三个条件的话,就是能摧毁之嗔恨心。   平时我们对有些人生嗔恨心,如果程度不是特别猛烈,再加上嗔恨心还没结束前,自己觉得非常惭愧,马上生起忏悔心,也不一定摧毁所有的善根。因此,按照无著菩萨...

    索达吉堪布宣讲

    嗔心|嗔恨|忍辱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8/00195013190.html
  • 《论述本》论医生

    不懂得农事的农民,违背了低、超、反,反而引来了疾病;不懂得泻下的医生,犹如把水引入沙滩,延误病人;不懂得外治的医生,好象没有武器的英雄,无法制伏敌人;不懂针灸、放血的医生,其治法常常不能对症。因为不...

    宇妥·元丹贡布等著 马世林、罗达尚、毛继祖、王振华译注

    |藏医|医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3/06591536614.html
  • 《谛闲遗述语录》纂要

    治法也。尔若以真实为了生死用功﹐唯有信愿持名念佛一法﹐所谓出生死无别路﹐入涅盘唯此门。”   谛闲传教四十余年﹐门人弟子遍天下。其中﹐较为有名的出家弟子有宝静﹑倓虚﹑常惺﹑戒莲﹑禅定﹑可...

    陈士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4852843.html
  • 佛陀之自然教育论

    意”根所生之“尘”“识”,为研修、为寻求、对治法,“是之谓去丈就尺,去尺就寸,去寸就分,可谓伐树得根也……”(谛闲大师语录”。永嘉证道歌云:“摘叶寻枝我不能”可知唯有从根培养,可得实际成就。  现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72756457.html
  • 佛 教 与 人 生

    得日子过得乏味了,音乐当时可以把他解除一下,而宗教对于感情的陶融,尤占势力,如人改善着极度的失望和悲哀的时候,因宗教而得到一种安慰者,往往有之。但这些都不是根本的治法,这都只能止烦闷于一时,而不能够除...

    念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95460809.html
  • 佛化家庭说

    不羁之行。然后乃能既慎其始,自必有终。所谓自由恋爱,与乎文明结婚;如在佛法准绳之下行之,实可杜绝婚姻之悲剧也。   三?治家   复次,其家既成,必有治法,亦即儒教所谓齐家者是,如朱子治家格言谓:“一...

    惟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12369293.html
  • 烦恼的体相、生起次第、起因及过患

    ,这贪嗔的烦恼在外因环境的诱发下容易现前。对于初学者来说,首先远离染污的环境,以免为境所牵而不能自主,以此引生烦恼。对于修行稳固的人,则不必离境,或反须借境练心,但应以对治法为第一。   ③猥杂:...之境,心识不触于境,也就无缘生起烦恼。不得已需与境接触时,必须提持正念、如理作意,不为非理作意所转,如是能防止烦恼触发。又须平时远离恶知识,不受邪法的影响,时常串习对治法,以此防患于未然,则境缘现前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烦恼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2/0810102858.html
  • 醒梦辩论歌 幻乐众音讲记(8)

    实义,认定它并没有东西,就可以开始止住追求显现法的狂心。   我有这样一个想法:今天人们的实执病严重,要下猛药,要加大对治法的深度、力度,才能从根本上动摇他的观念,观念上有大的转变,行为才会开始转向...一种操作方便而又强力、有效的对治法,在红尘中就很难站稳脚跟修道。也就是,一个人的相续如果没有以智慧来把握,就会像无根的草一样,风一吹就卷走了,只有智慧深,才能定得住。照理说,电脑、电视、网络这些东西...

    堪布益西彭措 讲授

    |醒梦辩论歌|唯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1/20565233047.html
  • 烦恼的体相、生起次第、起因及过患

    修行稳固的人,则不必离境,或反须借境练心,但应以对治法为第一。   ③猥杂:指随学恶友、恶知识。因人与人之间相处即会产生影响,与恶友相处,受其染污,惟有引生烦恼、增长罪恶。古云: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,…...断烦恼种,则须远离引生烦恼之境,心识不触于境,也就无缘生起烦恼。不得已需与境接触时,必须提持正念、如理作意,不为非理作意所转,如是能防止烦恼触发。又须平时远离恶知识,不受邪法的影响,时常串习对治法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3845087.html
  • 评《大正新修大藏经〉(二)

    殃大;智人作恶得殃小。”王言不知那先言。王言:“我国治法,大臣有过则罪之重,小民有过罪之□[8]。是故我知智者作过恶得殃大,愚者作恶得殃小。”那先问王:&ldquo...人殃咎,谁得多者?”那先言:“愚人作恶得殃大;智人作恶得殃小。”王言不如那先言。王言:“我国治法,大臣有过则罪之重,愚民有过则罪之轻。是故智者作恶得殃大,...

    方广锠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12660914.html